淮南市發改委淮南市教體局淮南市財政局關于中小學課后服務性收費政策解讀
2021年12月21日,市發改委、市教體局、市財政局聯合印發了《關于明確中小學課后服務性收費有關事項的通知》(淮發改商服〔2021〕24號),現就文件內容進行以下解讀。
一、制定政策依據
為全面推進“雙減”工作落地落實,市發改委、市教體局、市財政局等部門根據省教育廳等四部門印發《關于進一步規范中小學生課后服務工作的通知》(皖教基〔2021〕9號)、《安徽省發展改革委關于做好中小學生課后服務收費標準核定工作的通知》(皖發改價費函〔2021〕300號)文件規定,結合我市實際情況依法制定了我市課后服務收費政策,經市政府同意后印發。《通知》明確了我市中小學課后服務性收費自2021年秋季學期起執行,未明確事項按省、市有關文件規定執行。
二、課后服務時間
中小學生課后服務時間一般從周一至周五下午放學后開始。義務教育學校每周5天都要開展課后服務,每天至少2小時,結束時間原則上不早于當地正常下班時間,具體服務時間由各學校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對有特殊需要的學生,學校可以結合實際提供延時托管服務,積極創造條件解決好家長接學生困難問題。初中學校工作日晚上可開設自習班。學校可統籌安排教師實行“彈性上下班制”。
三、課后服務類型及主要內容
課后服務分為“基礎托管”和“特色課程”兩種模式,“基礎托管”由本校教職工參與,學校結合實際情況開展作業輔導、課外閱讀和文體活動等。“特色課程”著重開展藝術、體育、科普等活動課程。課后服務主要是安排學生完成作業、自主閱讀、體育、藝術、科普活動、勞動實踐,以及娛樂游戲、拓展訓練、開展社團及興趣小組活動、觀看適宜兒童的影片等。學校要充分用好課后服務時間,指導學生認真完成作業,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補習輔導與答疑,為學有余力的學生拓展學習空間,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普、文體、藝術、勞動、閱讀、興趣小組及社團活動。不得用課后服務時間開展集體教學,不得上新課、補課和考試訓練,不得加重學生課業負擔。
四、課后服務收費標準
根據公益普惠、成本補償和非營利性原則,綜合考慮開展課后服務的形式、時間和成本等因素,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課后服務性收費標準為:“基礎托管”按照不高于1.80元/課時·生收取(每生每學期不超過360元),“特色課程”按照不高于3.00元/課時·生收取(每生每學期不超過600元)。同時參加“基礎托管”和“特色課程”的學生,按照學生實際參加課時計費,但每生每學期最高不得超過600元。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學校按照相關規定予以減免課后服務費。
五、強化收費收支管理
課后服務收費為政府定價的服務性收費,不屬于行政事業性收費,應由學校按規定收取和管理。學校要將課后服務收費收支納入部門預算管理。收費收入必須專款專用,由學校根據開展課后服務的實際支出列支。嚴禁將課后服務收費用于學校的其他支出,嚴禁任何部門、單位或個人以任何理由截留、挪用、擠占課后服務費。
六、嚴格規范收費行為
一是認真落實課后服務由學生和家長自愿選擇的要求,嚴禁強制或變相強制提供服務并收費。二是課后服務費原則上按學期收取,不得跨學期預收。退費應按未服務的實際天數據實退還所繳費用。三是收費主體為各學校,嚴禁以家委會或其他校外機構等名義收取費用。四是對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引進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等第三方專業力量參與課后服務的,不得收費。
七、嚴格執行收費公示制度
各學校要充分聽取學生和家長意見,根據學校資源狀況和學生、家長的實際需求,制定課后服務工作方案,并報教育主管部門審核備案。各學校要嚴格執行教育收費公示制度,將課后服務收費項目、收費標準及收費依據等列入公示范圍,通過公示欄、公示牌等方式進行公示,主動接受學生、家長和社會監督。未經公示或公示內容與規定政策不符的,不得收取課后服務費。每學期末學校要向家長主動公示課后服務費的收支情況。
八、嚴格加強收費監管
各學校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覺悟,不能因課后服務引發收費不規范,不能因收費影響課后服務質量。市、縣區發改、教育、財政等部門將加強聯動,組織開展中小學課后服務收費監督檢查,堅決禁止學校擅自提高收費標準、強制或變相強制收費、變相有償補課等各種以課后服務名義亂收費行為,對違反規定的將嚴肅查處。
九、政策咨詢渠道
解讀部門:淮南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解讀科室:商品和服務價格科
聯系方式:0554-6661015
